好書推薦:瘋高山
#今天是世界讀書日,來推薦一本好書吧!
起心動念是,前幾天討論度很高的父母帶小孩登玉山的新聞,很多朋友都第一時間轉發給我看,大概是怕我也會衝動,不用擔心,雖然我的行程常都是很彈性隨興,但我並不是完全沒有準備的人好嗎😂
我不是專業登山客,但因為自己常帶小孩在外面跑,這幾年也陸續上了一些野外跟戶外自然課程,越了解,越覺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與無法對抗。上山除了要有完善裝備,合理的體能狀況、以及天氣良好等情況下,還要考量高山症預防、失溫的處置、急救準備等,帶小孩上山沒有冒險的本錢。
(應該很少人知道我以前負責過健身房品牌PR,也做了不少運動健身專題採訪,所以特別注意這類資訊)
非常推薦想爬山或登高山的人,可以拜讀王士豪醫生的“瘋高山”一書,裡面有很詳細的高山症認識與預防處置介紹。雖然也是有可能看了後更不敢爬高山(喂!)。
這幾天看了一些媒體報導,還是最推崇王士豪醫生專業建議,認同他所說的,事先認知孩子登山的健康風險、妥善處置風險、妥善選擇合適的路線,並且使用正確的裝備來從事登山活動,兒童登山並非不行。
其實爬高山的過程一點都不詩情畫意,因為帶小孩,更是要全程繃緊神經無法放鬆,畢竟高山上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,平地走1公里跟高山走1百公尺完全不一樣。
每個人對體能狀況的認知,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不一樣,自己家的孩子只有自己最知道情況,也不需要貼上標籤一竿子打翻那些努力帶孩子走進自然探索、進行運動爬山等活動的家庭。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初衷,享受一起努力的過程、磨合親子關係、培養孩子性格等等等,他們帶孩子爬山(或旅行),絕非只為了滿足炫耀家長的個人慾望。
話說回來,朋友問我爬山前會做什麼,除了裝備,
體能訓練很重要(以洋的腳力來看,平地可走10km以上,登山步道可以走6km以上,單日高度上升不超高一千公尺)、緩慢上升適應高度預防高山症(建議最少在2500公尺高度先住1晚,有時2晚),甚至高山訓練(1-3個月內有在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住2-3晚以上),還有我不會選天黑前無法走完的路線,若帶阿福也只有合歡山(可以最快下撤退)或是一日可幾小時內來回的路線。
套句王醫生的名言:爬山,從不是為了要攻頂,而是要安全回家。
採訪王士豪醫生的新聞文章:
https://www.setn.com/m/news.aspx?newsid=729986&from=y
本書介紹(博客來)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25395